這兩年,國內農藥頻頻被點名,或禁用或限用,且禁用力度越來越強。年初溴甲烷被禁,3月又實現硫丹在我國的全面淘汰,之后,草甘膦致癌又被提及,近期,歐盟不再批準百菌清的再評審申請,多菌靈也因農藥殘留超標再次呼吁被禁……
百菌清
百菌清是廣譜性保護性殺菌劑,對多種作用真菌病害具有預防作用,是一種應用近50年且使用較廣的殺菌劑。對于百菌清的毒性,大量研究發現,大鼠和小鼠長期攝入高劑量的百菌清以后,會有腎臟增生和腎臟上皮瘤的發生。對魚和蜜蜂的毒性也都較強。同時,人體重復暴露并接觸到百菌清以后會導致皮膚病。
早在1994年瑞典就禁用了百菌清,理由是其可致癌,今年五月底,歐盟發布公告,不再批準百菌清的再評審申請。該公告于近期正式生效。根據該公告規定,相關的制劑產品應在該公告生效之日的6個月內退出市場。最遲應在2020年5月前撤銷所有含百菌清的產品授權。
對于百菌清的被禁原因,歐盟植物、動物、食品和飼料常務委員會稱該產品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,對魚類和兩棲類動物有較高風險,且該成分降解產物也可能對地下水有較高的污染。
百菌清在土壤中藥效十分穩定,不易分解,長期使用會導致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,另外百菌清在植物上的附著能力也很好,不易被雨水沖刷,持效久,但也給生態鏈和食品安全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效果。
多菌靈
多菌靈是上世紀70年代由美國杜邦公司研制的一種內吸性殺菌劑,主要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種作物病害。據中國農藥信息網顯示,截止目前,多菌靈總共有954個產品,在多年的應用中,多菌靈以殺菌譜廣,使用成本低等特點,深受廣大種植者歡迎。
但是,在多菌靈使用上,盲目用藥、超范圍、超劑量用藥多有發生,導致多菌靈在某些作物上嚴重超標。從橘瓣罐頭慘案到四川蒼溪縣的紅心獼猴桃出口被拒事件,讓人們對多菌靈心有余悸。
目前,以種植茶葉和柑橘為主的湖北宜都已經開始禁止銷售和使用多菌靈,其他地區也對多菌靈不同程度地禁用或限用。多菌靈的使用主要是農藥殘留超標的風險,實際上,關于多菌靈的殘留風險,大部分是因為使用不當造成的。
有些食用菌如木耳、滑菇、猴頭菇等對多菌靈極其敏感,應避免使用。同時,不要長期單一使用多菌靈,對多菌靈產生抗(藥)性的地區,不能采用增加單位面積用藥量的方法繼續使用,應堅決停用。
生物農藥+復配
具有風險的大宗農藥頻頻被禁被限,對于生態環境和食品安全來說是非常具有積極意義的,有利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。但對于種植戶來說,心情或許更為復雜。
蘇格蘭農民聯盟(NFU Scotland),聯盟主席Ian Sands警告說,停用百菌清可能會給大麥、小麥生產甚至飲品行業帶來巨大影響,且該產品仍可在歐盟以外的其他國家應用,對種植者而言,將停用百菌清說成是災難也不過分。
選用生物農藥進行防治是種植者的另一條出路,近幾年,殺菌劑市場上生物農藥發展迅速,例如植物源農藥,其有效成分直接來源于植物體,按有效成份、化學結構分類有生物堿、萜烯類、精油類等。 目前已有大蒜素、香芹酚、小檗堿、蛇床子素、苦參堿、苦皮藤素、香菇多糖、氨基寡糖素、藜蘆堿等植物源農藥獲得農藥登記,并廣泛應于農業生產安全保障。
在生物農藥的使用中,要主動防治,預防為先,在病蟲害初期就開始進行防治,避免病蟲害爆發,減少農產品經濟損失。而在施用多菌靈等不易降解的農藥時,可通過與生物農藥進行復配,減少使用量避免農藥殘留超標和病害抗性增加。
總結
農藥產品在歐盟的禁用往往預示著這些產品在國內未來的命運,農藥產品更新換代勢不可擋,且更新速度會越來越快。生物農藥的使用符合綠色現代農業的要求,近幾年發展迅速。為滿足農藥產品越管越嚴、殘留越降越低的發展趨勢,生物農藥的研發、產業化和推廣仍需國家、企業與種植者合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,為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提供更多的替代產品,逐步建立綠色農藥和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的綠色通道。
新聞來源:生物農藥視界